項目

廣州番禺廣場變電站

中國廣州

廣州番禺廣場110千伏景觀變電站位於番禺區竹山村,緊鄰華南快速幹線。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RLP)以「聚能浮雲」為設計理念,銳意將項目打造成新型的鄰裡空間,以打破傳統變電站功能單一、場地封閉、外觀冰冷的舊有形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雲是幸運和吉祥的象徵,設計師通過自然的形式柔化變電站帶來的景觀視覺壓力,使變電站不著痕跡地融入城市的發展和市民的生活中。

RLP秉持「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以功能為導向,從城市、社區、人及電力局的需求切入。設計師在規劃設計上創新地應用「雙首層」概念,二層平臺分別聯通周邊村落與規劃綠地,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在變電站內則貼心地設置了多元化雲社區服務功能,如小體量商業、茶室等,供人們在等待汽車充電的閒暇中使用。為減少配電樓對城市介面的壓迫感,設計師更特意扭轉了配電樓的面向,既開闊了城市介面,同時又預留充電車位、消防設施的空間,從而創造出一個開放的社區活動廣場。

從專案立意上來看,RLP注重化「孤立」為「融合」,變「鄰避」為「鄰利」,使市民可以樂享更多公共空間,向社會傳遞「設計讓生活更美好」的價值觀。一方面,建築師設計了「流轉階梯」,銜接運動廣場和二層平台,並輔以局部綠坡景觀,周邊散佈的座椅也使其擁有了「休息平台」及「球場看台」的屬性。另一方面,S形「手指平台」可以為快慢步道上的人們提供可休息的平臺,以及更多樣的步徑通行體驗,也能為平臺下方正在充電的車輛遮風避雨。此外,變電站的二層還引入了一個科普雲廊,在打造靈動趣味參觀流線的同時,旨在向人們科普變電站的運作原理。

變電站的外立面採用了穿孔鋁板,是對雲“繚繞於空,似現飛現”這一特性的模擬,亦是給予"浮雲 "概念以現代化的詮釋。鋁板上不同穿孔率的設計靈感則是來源於雨雲的各種形態:上層的雨雲較緊密,下層的雨雲更鬆散。面向運動廣場的穿孔鋁板立面在夜晚還可作互動投屏,孩子們甚至可以將小遊戲投於“互動屏”上,與小夥伴一起分享樂趣。

電力賦予城市萬家燈火,“聚能浮雲”創造變電站無限可能,RLP將不遺餘力地繼續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綠色發展新目標。

  • 2021 / 2023
  • 8,656.5 平方米
  • 4,740 平方米
  •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