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付 3 / 3 / 4 新学际推行後,学生人数增多,香港城市大学于现有的达之路大学广场旁边,兴建一座新的教学及行政大楼,以配合大学未来的发展。由於项目地点的规范及现有高度限制,RLP 於设计大楼时本着四个原则:维持地点绿化环境不减丶增加流通空间丶以可持续发展方向兴建一座与狮子山背景呼应的绿色地标性建筑丶升高建筑以增加地面风透度及保持自然环境。
新大楼由高座及低座组成,北接歌和老街及大学学生宿舍,南通大学主校园,绿化的平台成为连接通道,整合了城大校园。被喻为具有 "智慧森林" 的绿化平台,提供师生日常聚会及憩息之用的设施,平台之下则为教室及可容纳六百人的演讲厅等设备。通过把平台升高於地面的建筑设计,可让公众穿过大楼到後方的公园,及让自然元素渗透楼底,为公众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在平台之上的 12 层高大楼为邻近社区内最高的建筑物,於视觉效果上分为两部份,以减低其体量感。大楼的设计上有规划地将不同范畴的部门及设施分开,教学及研究实验室在低层,而行政办公室於高层。行政大楼设有校菫会及校长办公室等大学行政部门,并包括两个俯瞰九龙及达之路的空中庭园及活动室。
在许多世界大学的校园里,"绿色中心区 "是大学社区的纽带,是知识交流和活动的场所;是思想交流的地方。高架绿化平台为城市大学创造了这一中心地带,作为整个校园的连接点,也是获得校园和整个城市环境全景的地方。
在它下面,低座拥有一系列的互动空间、中庭和半户外的社交空间,在上坡时提供了一条生动的循环路线。沿着这条 "大学街",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社交、学习、合作和休息。它通过灵活、创造性和适应性强的空间,将大学社区的能量、热情和创造性的协同作用汇集在一起。低层建筑还采取了各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措施,包括抬高整个建筑,让自然通风通过内部的开放中庭上升。
高楼比低楼多出12层,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它也有许多被动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特点,包括朝北、朝东和朝南的玻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而可操作的窗户则鼓励自然通风。室内自然采光得到了精心的控制,窗墙比保持在较低水平,以减少热量摄入,同时确保足够的自然光线。
新大楼除了为学生及职员提供各种功能设施外,亦将成为城市大学的新地标,为区域内提供更多绿化空间,还大大地改善了大学校园的公众设施及流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