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到訪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的「東大門」,屢獲殊榮的戲曲中心不僅是區內17個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的其中之一,也是香港備受矚目的地標性建築。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RLP) 攜手加拿大建築師事務所Revery Architecture(前身為譚秉榮建築事務所)共同設計,這棟七層高的建築內設一個超1,000位坐席的大劇院、一個可容納約200名觀眾的茶館劇場、8個專業的演播室以及一個演講廳。同時,它也是建築大師譚秉榮先生的遺作。
戲曲中心整體建築設計糅合傳統與現代元素,而其最為獨特之處是「懸浮」於首層空間上方的大劇院。設計師以高出地面27米的懸空設計營造匠心獨具的視覺效果,並將底層的中庭開放給公眾,創造出一個可供展覽、市集攤位、戲曲表演和演講的公共空間。這一設計還可有效隔離周圍城市基礎設施的震動和高環境雜訊,良好的通透性也有助於提升空氣品質,促進健康福祉。
從外觀設計上來看,戲劇性的曲線立面和傳統的中式月拱門形態完美詮釋了中國戲曲文化之美。戲曲中心的流暢外形以至空間的鋪排處理,都呈現出「氣」的概念,曲線型的路徑環繞著寬闊的圓形中庭,外牆是流線的珠簾大門,而不同樓層的人流通道,可以讓周邊的使用者更方便。
戲曲中心的外立面由模組化的弧形鋁鰭構成,沿著建築排列成交替的圖案,沒有任何陽極化處理,使其表面自然風化,並且都由數控機床(CNC)切割。這些交錯排布的、如鱗片般的表面散發出一種迷人的光彩,使建築看上猶如舊時在珠簾背後閃爍的燈籠。
建築立面的編制金屬板形同被拉開的舞台幕布,在四個轉角的入口處輕輕拉起,使光線溢出室外,同時向街道展示出人來人往、充滿活力的內部庭院。這座宏偉的自然通風庭院敞開於建築內部的圓形中庭,吸引著人們前來欣賞展覽和音樂、逛街、或者觀看戲曲遊行,使戲曲這一中國最傳統的藝術形式得以在新的時代不斷傳承和發展下去。
在追尋戲曲精髓的同時,團隊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充分考量了“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並採用模組化元件以體現這一理念:包括公共區域中模組化的天花板和覆層,外立面的模組化弧形鋁鰭等。模組化的應用有效減少了建造時間和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損耗,在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幾乎為零。此外,建築廢料管理方案成功減少了60%的浪費;而取自當地的可持續木料和可回收木材則進一步減少了碳足跡。
值得一提的是,戲曲中心的設計除了追求創新和現代感外,在功能上也講求實用。為配合環保,中心採用自然通風。中庭開放式設計和被動式通風煙囪令公眾即使處於室內,也能在熙來攘往的鬧市裡感受微風,實現散熱的功效。此外,戲曲中心毗連九龍老區,連接香港西九龍站或柯士甸站,觀眾無須到地面便可乘公共交通工具直達,全方位踐行零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