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沙田的惜食堂賽馬會食品製作中心,為機構首個集食品處理、烹調及包裝於一身的中央廚房。設計團隊突破傳統工廠功能單一且遠離社區的思維,將其打造為社區廚房,讓公眾見證剩食轉化為營養餐的過程。
建築師團隊深入了解食物回收與處理程序,並連續三年為惜食堂擔任義工,廠房設計充分考慮營運需求中每一個步驟及所有參與者的需要,不僅提升營運效率,確保食物安全,更兼顧員工、義工、訪客及鄰舍的體驗與感受,體現實用性與社區共融理念。
中心以功能劃分為不同區域,便於統籌生產工序:地面層為半封閉式物流中心與食物分類區,新鮮蔬果亦於此處理;一樓為膳食製作及包裝區;而二樓則設冷藏庫、凍肉處理區、多用途室及用餐區。
為普及惜食教育,中心亦設有訪客參觀路線,廠房區域面向參觀走廊的玻璃窗離地0.8米,學童可以安全地了解整個食物處理過程。
建築佈局亦配合周邊環境:面向公路的一則設置變壓器房、冷藏區等噪音可能較多的設施,善用車流繁多的一面外牆設標語為惜食堂推廣宣傳;面向村落的一邊則設辦公區及訪客走廊等人性化空間,自然融入社區。
建築融合被動與主動式可持續設計。空間規劃配合場地環境,入口大廳保留原有大樹,營造舒適的到訪體驗;常用區域集中於東南方,配備鋁製遮陽格柵;食材處理室與包裝室皆設向南窗戶,營造明亮的工作環境;西面立面採用退台式設計,設置露台,有效阻隔直射陽光。垂直綠化與屋頂農場有助降低建築物與周邊環境溫度,緩解熱島效應。中心的圍牆以生物基竹材建造,重要設備抬高防洪,而車道鋪設透水地磚改善排水,有效降低營運成本,增強氣候韌性。
主動式設計方面,中心設有物聯網數據收集點,監測廚房設備用電量,並配備後備電池系統,確保停電時關鍵設備與保安系統正常運作。
惜食堂賽馬會食品製作中心重新定義食品製作工廠,以更人性化的設計,全面提升日常運作效率,推動共融與關愛的社區可持續發展。
項目獲香港綠建環評新建建築2.0版暫定鉑金級認證。
RLP Asia為中心提供無償專業設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