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灵灰安置所及纪念花园是香港首个无烟灵灰安置所,致力于营造舒适温馨的拜祭环境,突破传统“骨灰龛场”的既定印象。
安置所以自然采光及园林景观为主导,建筑设计与周边山林和谐相融,提供40,000个骨灰龛位,以及在纪念花园内设置约2,000个纪念牌匾空间。
空间规划设计优先考虑用户体验,访客可经由连接行人隧道的林荫大道,在绿意环绕中抵达。 主体建筑呈环抱式布局,以花园广场为核心,营造群山围绕的意境,使建筑、园景与大自然山林融为一体,并有效阻隔高速公路的噪音。主楼外墙采用垂直木纹铝条,简约线条融入山林环境,既提升私隐度,也为缅怀亲友营造清幽宁静的氛围。
入口旁的撒灰纪念花园以四季植物为主题,象征生命延续与希望,为访客带来平静与慰藉。 其中“永爱园”专为流产胎儿而设,安放空间隐藏于花槽下方,绿植环绕,延续天地相融的设计理念。园内以云彩仙境为意境,透过石碑及留言板传递心意,成为疗愈心灵的角落。
室内空间经精心规划:连接花园广场及主楼的前厅设有8米高、4米深的玻璃天幕,引入自然光,增强空间感,即使在春秋二祭人流高峰期也不显拥挤。
40,000个骨灰龛位分布于一楼及二楼,划分为三大区域,设有人性化清晰指示牌及无障碍通道。 一楼与中央花园平台无缝衔接,二楼可经楼梯或升降机直达,方便长者或行动不便人士进出。
项目积极推广绿色殡葬环保政策,通过可持续设计元素,实践低碳生活理念。 龛柜、假天花、指示牌及花槽均采用预制组件,既缩短施工时间、提升品质,也便于日后管理与维护,实现减排减废。 设计团队更引入多项创新再生能源技术,包括首次应用于建筑署项目的太阳能光伏路面砖、升降机大堂天窗配备空气净化功能的太阳能玻璃天幕,以及屋顶薄膜型太阳能板。
为进一步减低能源消耗,建筑采用全开放式布局,朝向顺应季风风向,结合两条通风走廊引入自然风;外墙遮阳屏风条及屋顶绿化设计有效减低日照升温,周边种植超过520棵树木,有助于调节微气候。 即使在炎热天气下,访客仍能享受清凉舒适环境,体现可持续低碳设计,契合现代社会的需求。